全国咨询电话:
点击数:18302020-07-29 17:03:26
在大力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农业节水一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农业节水灌溉的工程管理上一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短板” 。
这些“短板”主要体现在:
受一家一户条块种植模式的制约,喷灌、滴灌、涌泉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难有用武之地,多年来不少农业节水灌溉模式仍然停留在低压管道灌溉的水平上;亩次灌溉用水量多是一本“糊涂账” ;
节水灌溉工程末端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缺乏相应的测算工作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因此,转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深化农业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推进质量兴农战略的实施,各地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
农业生产标准化不仅可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成为发展真正意义上高效节水农业的重要载体。
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其前提是打破目前一家一户式的条块种植模式,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提供广阔的舞台。由于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投入品的使用、生产过程控制、收储运管理等各环节贯之以统一的标准,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水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实施计量灌溉、精准灌溉就成为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必然要求,这同样需要配套建设各式各样的农田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开展各种方式的作物灌溉用水试验,进而摸清各种农作物品种在不同灌溉时期的用水需求,为建立最新的农业灌溉用水数据库提供资料。同时,农业标准化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以及完善的基层治理结构等,都为破解困扰水利行业多年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难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