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点击数:26382020-09-02 16:06:10
温室大棚内作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灌溉,但在在温室大棚的灌溉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控制灌溉时间和灌水量以外,也要注意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仅有利于防止作物大范围的发生病害,还能促进作物长势,增加作物产量。
1、棚内温度的调控。适宜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棚内温度过低,植物内循环速度降低,长势缓慢,温度过大,加快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会降低作物的产量质量。在低温季节,棚内气温较低,阳光照射强度弱,因此灌溉水温不能过低,通常会在棚内建设蓄水池和蓄水窖,当水温与低温接近时再进行灌溉,既避免了水温过低对植物造成冻害,又不影响棚内温度变化。通常灌溉水温要在2~3度以上。夏季棚内温度较高,要适当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加大通风力度,同时适当用稻麦或玉米秸等作物秸秆取代地膜覆盖,以降低棚内温度。
2、棚内湿度的调控。湿度对作物生长影响很大。棚内湿度过低会阻碍作物生长,湿度过高作物易诱发大范围的病害。低温季节对棚内湿度的调控比较困难,不能及时排湿就会引起棚内湿度升高。通常低温季节浇水选择在晴天上午浇灌,光照充足,在午后也有足够的时间排湿,棚内湿度变化幅度较小,不会影响作物生长。切忌在傍晚和连阴天浇水,浇灌后不利于棚内排湿,会是棚内空气湿度升高。同时在低温季节要适当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以避免因灌溉过多造成的棚内湿度加大。生产中常用的地膜覆盖技术在温室内覆盖面积较大,很多大棚几乎全部覆盖住了,虽然减少了水分蒸发降低了空气湿度,还能减少病虫害,但大范围的覆盖阻碍了空气与土壤的气体交换,因此在夏季要撤除地膜,采用作物秸秆覆盖。同时由于高温季节水分蒸发较快,棚内要保持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版权所有 :